>百科大全> 列表
灯笼的由来简短20字
时间:2025-05-13 00:32:28
答案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笼的由来简短20字
答案

传说在很久以前,人们会定时进行打猎,有一次,一个猎人不小心杀死了一只神鸟,天帝知道后,龙颜大怒,所以他下令在正月十五那天,将人间烧成一片火海,天帝的女儿偷偷告诉了人们,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十五至十七期间在家里张灯结彩,天帝以为是大火,就没有再为难人间。

从此之后,人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挂起象征红火的灯笼,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灯笼,又叫灯彩,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品,逐渐成为了喜庆的象征,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灯笼变得丰富多彩,上面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甚至还有专门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由来简短20字
答案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灯笼发展出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每一种灯笼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灯笼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与中国人的生活活息息相连。灯笼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