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食物肯定是热量高的食品了,这样的食品可以增加驱寒能力。一般是牛羊肉,牛羊奶,或者是糖分高的食品,你看俄罗斯人的饮食就知道了。
倒春寒是一种气候现象,通常出现在春季后期,即4月至5月初。它是一股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到中国东部地区,导致气温骤降,出现一段时间的寒冷天气。具体温度因地区而异,一般认为当日气温低于10摄氏度并持续三天以上,就可以称为倒春寒。这种天气对于春耕、蔬菜水果种植等农业生产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备好防寒衣物,保持温暖,是在这种天气中我们要做的最基本的准备工作。
倒春寒一般会持续3-5天,但有时最长也可达2个星期之久。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倒春寒就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初春气候多变,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气。倒春寒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不仅中国存在,日本、朝鲜、印度及美国等都有发生,一般是在春季后期的4、5月份。
倒春寒主要是指在每年春季(3月-5月)我国气温普遍回升的背景下,受北方频繁南下冷空气或者南方持续阴雨的影响,平均气温下降至比常年同期偏低,且持续一段时间的一种天气现象。至于气温下降到什么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各地标准略有不同。对于北方地区,倒春寒意味着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骤降;而对于南方地区,通常和低温阴雨相联系。如广东把粤中、粤南出现于3月中下旬的如下低温称为倒春寒:日平均气温≤10~12℃,维持3~4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15℃,每天日照≤2小时,维持7天或以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条件有差异,受害对象也不同,所以气象灾害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