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公益诉讼法律依据
时间:2025-05-12 18:18:13
答案

公益诉讼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

公益诉讼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环境、资源、食品药品安全、劳动权益等社会公共利益,由环保组织、消费者协会、劳动保障组织等社会团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的一种诉讼方式

此外,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诉讼法》也对公益诉讼的实施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公益诉讼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公众权益,有效的遏制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公益诉讼法律依据
答案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公益诉讼起诉书和相关证据材料。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公益诉讼起诉人;

(二)被告的基本信息;

(三)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公益诉讼起诉书应当自送达人民法院之日起五日内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第三条,人民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相关法规,秉持客观公正立场,遵循相关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规定,坚持司法公开。

公益诉讼法律依据
答案

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公益诉讼相关的规定,如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实行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文物保护、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公益诉讼;第二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作为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益诉讼的权利和利益,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推进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