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鹦鹉螺什么时间列入保护
时间:2025-05-12 23:01:51
答案

鹦鹉螺在198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鹦鹉螺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生物,其保护级别很高。为了更好地保护鹦鹉螺,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1982年,《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将鹦鹉螺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该名录是一个旨在评估全球生物多样性状况并确定重点保护物种的列表,其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制定和发布。被列入这个红色名录的物种,通常被认为处于灭绝或极度濒危的风险中。

鹦鹉螺目前主要受到非法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的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珍稀生物,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同时采取措施改善海洋环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关于鹦鹉螺保护的资料或者咨询海洋生物学家。

鹦鹉螺为什么有月轮
答案

鹦鹉螺是一种见于热带海洋的大型海螺,它们的贝壳上有一个明显的圆形凸起物,通常被称为月轮。这个月轮实际上是贝壳的生长轮,它形成于贝壳表面上的细胞层每年的生长周期内。每年的生长周期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鹦鹉螺贝壳表面的月轮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因此,鹦鹉螺的月轮可以作为一个年轮来帮助研究人员判断贝壳形成的年代,如同树木的年轮一般。而对于鹦鹉螺来说,月轮是其年龄、生长情况生活环境的重要标志。

鹦鹉螺化石年代多久
答案

鹦鹉螺化石来自地质古生年代的第二纪奥陶纪,时间距今大约为5亿年前,至迟不晚于

4.4亿年前,重约15千克,直径33厘米,厚10厘米。

鹦鹉螺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是极其珍贵的观赏贝类,因贝壳表面有赤橙色火焰状斑纹,酷似鹦鹉而得名。

通常栖息在深海底层,主要以蟹类、虾类和海胆等为食。

最早发现于寒武纪晚期,奥陶纪最盛,种类繁多,分布极广,此后逐渐衰退。

世界上只存鹦鹉螺一个属三个种。

收藏于黄河博物馆。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