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欧洲制造业加速衰退,主要是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欧洲能源价格高涨和电力供应不足,导致欧洲制造工厂的原材料成本大幅飙升,生产节奏也是时断时续(由于供电不足)。
尤其是以天然气、原油为原材料的制造企业,更是遭受重创。比如,9月份,欧洲用于制药的化学原料(从天然气、原油中精炼分解而出),价格飙升了50%-160%之多。
这就导致,即使是诺华、罗氏集团这样的欧洲顶尖药企,也不得不宣布减产,或者直接暂停生产。
诺华、罗氏集团等欧洲药企组成的游说团队,还被迫向欧洲议会陈情道:如果欧盟再不解决能源高价问题,欧洲各国就将面临药品短缺的危机;因此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欧盟政客们要承担责任。
自公元前3500年开始,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开始使用黄铜、青铜和铁。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铁和铜合金已经很普遍,被用于建筑、武器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冶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钢铁制造开始流行。到了18世纪,煤炭和焦炭逐渐替代木材,钢铁和铸铁的生产量也大幅度增加。
随后,在19世纪,发现了新的冶炼技术,如贝壳焙烧法和开 炉法。
1.在地理位置上主要是以波兰、捷克、匈牙利等中欧国家一线为界;
2.在政治上西方国家主要是指美国、西欧、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西方国家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
4.最初源于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第一世界,指美国和苏联两个拥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第三世界,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
后来把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统称为西方国家,其中包括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