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源于中国古代的远古时期,是为了庆祝春天离开冬季的远去和大自然新生命的到来而设立的节日。
传说中,古时有一位叫做孟子的智者曾说过,“树木不生于地,而生于人心,树木的兴衰,与人心有密切关系。”
因此,植树节的举办旨在宣扬环保、绿化祖国的思想,号召人们共同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如今,植树节已成为全民性的节日,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人们在这一天有定植树木、绿化城市、环保意识等各种活动。
1. 首先,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植树节的重要性和目的。
2. 然后,请学生谈谈对校园环境的评价,了解学校在绿化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3. 接着,讨论校园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树木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4. 朗诵有关植树造林的谚语,鼓励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5. 宣读有关人人们征服地球、利用地球、破坏地球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森林的好处,引导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6. 全体学生朗诵《希望》,鼓励学生进行植树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7. 动手画画自己心中的小树,给自己的小树起名字,鼓励进行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 最后,班主任做总结,齐唱《春天在哪里》,结束这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40字:植树节源自1961年,为纪念清明节前的三八节植树群众运动而设立,促进全民义务植树行动,改良生态环境。
100字:植树节源自1961年的三八节,是为纪念该年清明节前全国性的植树活动而设立的。这个节日旨在促进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植树活动,加强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在中国,植树节已经成为一个富有传统的节日,每一年的3月12日由政府发起植树活动,以引导全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本着“人人爱绿化,处处绿色环境”的宗旨,中国正朝着绿色生态发展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