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由墨绿色的岫岩玉制成。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玉龙长21厘米、高26厘米,整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龙背有对称的单孔。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因身体卷曲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也被命名为C形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代表器物之一。
玉龙是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解读:
玉龙印章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意义的艺术品,它通常由纯玉材质制成,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的形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权威和尊贵的象征,因此,玉龙印章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寓意着高贵和神圣。玉龙印章的工艺精细,龙的眼部、鬃毛和爪子等细节都刻画得十分生动,整个印章散发出一种祥和且古雅的气息。此外,玉龙印章也是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纪念,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美感和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