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工伤职工,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让您停缴医保,因为工伤职工享受的是免费医疗待遇。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
1.了解公司相关政策:可以查看劳动合同或其他公司规章制度,了解公司关于工伤职工医保等方面的规定。
2.与雇主协商:如果公司有停缴医保的情况,可以与雇主进行协商,了解原因,并要求及时恢复。
3.咨询当地社保部门: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相关政策规定,并提出申诉或投诉。
4.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对于工伤职工来说,医保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措施。如果公司停缴医保,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工伤公司调岗位的问题,我可以提供以下详细回答:
1.了解法律法规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发生工伤的职工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防止其继续受到损害。工伤职工可享受初次工伤医疗、伤残补助金等各种福利。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工的身体条件、特长和工作需要等因素,向职工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如果公司在不考虑职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伤后果下,没有征得职工同意即调整了工作岗位,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2.确认医疗报告
当职工发生工伤后,要及时向公司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同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由专业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鉴定书是认定工伤的依据,职工需确认医疗报告的内容是否与本人实际情况一致。
3.与公司协商谈判
职工应与公司协商,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能力,要求公司给予适当岗位,以避免伤劳双方的利益。如果公司仍然坚持调整岗位,职工可以要求公司提供书面通知,并且职工要认真阅读通知中所列明的新工作性质、工资待遇等信息,决定是否接受调整。
4.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仲裁
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职工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恢复原工作内容或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
1.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4.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