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rite(a letter) to sb 给某人写信
2、look at 看......
3、look hungry 看起来饿了
4、start to do sth. 开始做某事
5、fly away 飞走
6、clean my/her/his/the room 打扫我的;她的;他的房间
7、play hide-and-seek 捉迷藏
8、have a lovely time=have a good/nice time
玩得高兴
9、look out of the window 向窗外看
当然可以,不过由于您没有具体指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以及需要造句的具体内容,我会尝试根据一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来为您造句。
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这些词句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还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比如,我们可以用“晨曦微露”来描绘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晨曦微露,大地渐渐苏醒,新的一天开始了。”再比如,“波光粼粼”这个词,可以形容水面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如:“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洒满了碎银。”
通过学习这些词句,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观察和感受生活。每一次造句,都是一次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村居》里面的“东风”指的是春风,出自清代高鼎。
全诗内容: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醉:迷醉,陶醉。
⑷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⑸散学:放学。
⑹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赏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主要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写的静态,后半部分则添加了一个动态。物态人事互相映衬,动态静态彼此补充,使全诗在村居所见的“春”景这一主题下,完美和谐地得到了统一。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的来临,而写下此诗。
作者简介:
高鼎(1828—1880年)字象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大约生活在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拙吾诗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