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核舟记文章写了几个人物神态,以及人物特点
时间:2025-05-13 06:04:52
答案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两腮长着浓密的胡须的人是苏轼(苏东坡),佛印(一个和尚)在右边,鲁直(黄庭坚)在左边。

苏东坡、鲁直一起看一幅横幅的书画手卷。

苏东坡用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

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

佛印平卧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并且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个人理解,苏东坡为听者,鲁直为言者,二人讨论书画不亦乐乎。

至于和尚,与弥勒佛相似,平静,祥和。

本人20多岁了,都忘光

核舟记批注
答案

《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核舟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工艺。核舟的主题是“山水人物”,表现了雕刻家精湛的技艺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

在核舟上,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山水之美、人物之神。文章通过对核舟雕刻过程的叙述,表现了雕刻家耐心、细致的品质,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同时,核舟也寓意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谐自然与人文的赞美。

批注:

1. 核舟上的图案富有层次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核舟人物形象生动,富有神韵,体现了雕刻家的匠心独运。

3. 文章结构紧凑,描绘细腻,展现了作者对核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4. 核舟作品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传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阅读《核舟记》时,我们可以借鉴文章中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学习核舟雕刻家的技艺和精神,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事物的专注力。

核舟记里的标志性词语有哪些
答案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文中的标志性词语包括:

-船头:点明核舟的船头部分。

-舟尾:指出核舟的尾部

-船背:描述核舟的背部。

-罔不:双重否定,表示无不。

-奇:强调核舟的奇特之处。

-灵怪:形容核舟的灵巧怪异。

-因势象形:根据材料原来的形状进行雕刻。

-各具情态:每个物品都有各自的神态。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送给我一个核舟。

-盖大苏泛赤壁云:原来是苏轼泛舟赤壁。

这些词语在文中起到了引导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结构及内容的作用。它们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核舟的各个部分以及其特点。当然,具体的标志性词语可能因个人理解而有所不同。如果你对《核舟记》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