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换热器流型分类
时间:2025-05-13 02:08:32
答案

换热器具有多种不同的流型,主要包括平板式、管式、壳管式和螺旋式等四种类型。

其中,平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便于清洗和维修,适用于小流量、高粘度或易结垢介质的换热;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换热效果好,适用于中小流量、低扬程的介质;壳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大流量、高压、高温的介质换热,但因其结构复杂且易产生泄漏,需要增强密封性;螺旋式换热器结构紧凑、节约空间,适用于热交换面积小、流量大的介质。不同的流型适用于不同的换热介质及工作条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能够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

换热器是利用显热还是潜热
答案

换热器既利用显热又利用潜热。一般来说,液体与气体之间的热交换主要利用显热,即通过物质间的温差来传递热量。而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则主要利用潜热,即在物质相变(如凝固、蒸发、冷凝等)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传递热量。

因此,换热器中既有流体表面的显热传递,也有通过相变来进行潜热传递。换热器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热方式,以最大化换热效率。

换热器的验收标准
答案

1.换热器的零部件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管束的管子长度允许公差为±2mm,管子两端伸出管板长为3-5mm,管子弯曲度要求不大于3mm。

3.换热器管子由于材料长度有限,每根允许最多只有一道焊口。最短管段应为1m左右。焊接后应逐根进行水压试验。

4.管束更换管子时,要试验管子与管板的硬度,一般要求管子的硬度比管板硬度低30HB为宜。管子硬度高于或接近于管板硬度,应将管子两端退火处理,退火长度为150-200mm。

5.穿管前,管子两端要打光,长度为150-200mm。打光的管子两端不允许有纵向沟槽缺陷存在。

6.成组更换管束时,管子与管板应垂直,拉杆应固定牢靠,定距管两端面要整齐,两端管板应互相平衡。两管板平行允许误差≯1mm,两管板间距误差为±2mm,穿管时管头不得用铁器直接敲打。

7.胀管工作不得在气温低于-10℃的条件下进行。管子胀接后,管子扩大部分及过渡部分应光滑,无裂纹及沟槽。胀接处应严密不漏,管端胀接度应在0.7-1.6%范围内。

8.管束个别管子腐蚀穿孔,允许用堵头堵死。同一管程内,堵死的管子不超过管子总数的10%,但根据要求,可适当增加

9.换热器检修后,水压试验应按操作压力的1.5倍进行。操作温度大于400℃时,按操作压力的2.0倍进行。试压时,压力逐步增加,达到试验压力后保持5分钟,然后降至操作压力详细检查,符合下列条件则认为试压合格:a.没有破裂现象。b.没有渗漏现象c.试压后没有残压变形。

10.冷却器因长期使用而结垢,检修时应进行清洗。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