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岗山战斗!
1945年1月中旬,日军第二十七师团驻屯步兵第二联队企图由茶陵越过井冈山,迂回至遂川以西,策应其师团主力进攻遂川。1月20日拂晓到达严塘西南的洮水一带,准备沿沔水前进。防守这一带的中国第四十四军第一六一师,依托井冈山有利地形,筑有正面和纵深山地防御工事,牢牢坚守,击退日军数次攻击,并派出一部渡过沔水侧击日军。日军第二联队进退维谷。1月23日下午,该联队在佯攻以后,由其第一大队掩护,迅速撤离战场,于半夜在严塘集结,井冈山战斗遂告结束。[1]
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1928年8月底,敌人乘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当时,我守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战略基地,为红四军主力返回,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获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喜讯,诗兴骤起,欣然命笔,写下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史诗《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1. 胜利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2.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3. 反动派的道路是黑暗的,革命派的道路是光明的。
4. 内心坚定,必可打败任何敌人。
5.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6. 就全盘来说,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吓人,实际上并不了不起。
7.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8. 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9. 革命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批评自己、摔块跟头再爬起来的过程。
10. 一个人一旦有了革命理想,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