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含参函数的单调性,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对于含参函数,首先要明确其定义域,即函数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第二步:求函数的导数。
利用导数的定义和求导法则,求出函数的导数
f'(x)
f
′
(x)。
第三步:分析导数的符号。
根据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当
f'(x) > 0
f
′
(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单调递增;当
f'(x) < 0
f
′
(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单调递减。
第四步:解不等式确定单调区间。
根据第三步中导数的符号,解出使得
f'(x) > 0
f
′
(x)>0或
f'(x) < 0
f
′
(x)<0的x的取值范围,即得到函数的单调递增或递减区间。
第五步:考虑参数对单调性的影响。
由于函数中含有参数,需要分析参数对导数符号的影响,从而确定参数取不同值时函数的单调性。
第六步:综合以上步骤,得出含参函数的单调性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在求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导数不存在或导数恒为零的情况,此时需要单独讨论。
以上步骤是一个一般性的指导,具体问题的求解可能会因函数形式和参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求解时,应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这是指四字成语中含有汉字“卿”,且无论在首尾中间均可,符合要求的四字成语主要有:卿卿我我,名公巨卿,平步公卿,白衣卿相等。
无解与增根的区别
1、解分式方法是通过去分母把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要求分式方程的根,是先要求出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
3、验证通过整式方程求出来的根是不是分式方程的根;
4、把通过整式方程求出来的根代入分式方程中,若使分式方程中的分母不为0,则所求出的根也就是分式方程的根,否则便是分式方程增根;
5、于是有结论:分式方程的根一定是化简后的整式方程的根,化简后整式方程的根不一定是分式方程的根,有可能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就是说化简后的整式方程无解。
增根:
方程求解后得到的不满足题设条件的根。一元二次方程与分式方程和其它产生多解的方程在一定题设条件下都可能有增根。以分式方程为例,分式方程解的条件是使原方程分母不为零,若整式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0,那么这个根叫做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无解
在题目规定条件下,没有根符合方程式。
例题
例如方程X=-1,显然无解,但此时方程并没有增根。
再如方程(X-2X-3)/(X+1)=0,通过去分母可以得到:
X-2X-3=0
(X+1)(X-3)=0
X1=-1,X2=3
显然X=-1是增根,但X=3可以使用。因此方程有解。
也就是说,方程有增根时不一定无解,只要方程还有其他的根不是增根;方程无解时也不一定有增根。只有在方程的跟只有增根的情况下,有增根和无解才能画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