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典故出自《楚辞·渔父》。战国时楚国人屈原,是著名的诗人。他因馋言陷害而流放到江南,在沅江、湘江一带流浪。有一天,面色憔悴,身体枯瘦的屈原在江畔吟诗,一个老渔翁见到他,就问:“你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流落到如此地步呢?”
屈原因答:“我之所以被流放,因为世人都肮脏只有我清白,众人都喝醉了只有我清醒。”渔翁说:“圣人应该不拘泥于一物,应随事物变换而变换。既然世人都肮脏,你何不也掀起波浪,带起泥沙?既然所有人都醉了,你何不也一醉方休?何必苦思冥想,故作清高,以至于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屈原回答道:“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先把帽子上的灰尘弹掉再戴上去;刚洗完澡的人,也一定会抖干净衣服。我怎能让干净的身体去沾染俗世的.尘埃呢?我宁可投江喂鱼,也不能那样做。”
渔翁听了笑笑,就划桨离开。边划边唱道:“沧浪河水清啊,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河水浊啊,可以洗我的脚。”
龙岩市长汀县濯田是按农历尾数来赶集的,在农历的日历表里面,赶集时间是初二、十二、廿二、初六、十六、廿六。赶集,一种民间风俗,南方称作“赶场”、“赶山”、“趁墟”。
在偏远地区,买卖货物有一定地点、日期,到时商贩、居民都赶往交易,称为
赶集,一种民间风俗,南方称作“赶场”、“赶山”、“趁墟”。
“濼”字读音为(luò),是一个很少见的汉字,一般用于古代文献或在特定的古文体中出现。它有几种含义,可以表示涂抹、擦拭、抹去等动作。在古代文学作品或古籍中可以看到这个字的使用。即便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但是了解和掌握这类生僻字的读音对于提高中文语言能力和阅读水平都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