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内迁是因为城市规划需要。
黄鹤楼内迁是因为武汉城市规划需要调整,黄鹤楼原址所在的位置与城市交通、建筑物等都不太协调,而且周边环境也需要重新规划。
综合考虑后,决定将黄鹤楼迁至长江南岸的另一个位置,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黄鹤楼历史文化价值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此项迁移工程已经于2019年基本完成。
长江。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面临的是长江。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第一次将崔颢的《黄鹤楼》评为唐人七律之首的,是南宋人严羽。
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此后众多诗评家的追捧,让这首诗的名气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