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了哪些内容
时间:2025-05-12 19:29:42
答案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全文尚未公布,但根据已有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明确保密事项范围的确定应遵循必要、合理原则。

2. 完善定密责任人制度和定密授权机制。

3. 强化国家秘密审核制度。

4. 强调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

5. 补充细化涉密人员管理要求。

新修订的保密法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这将对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在保密工作中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加强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涉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接受保密教育和培训,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保守国家秘密。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全文将在适当时候公布。

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了哪些内容
答案

保守国家秘密法最近一次修订在2024年2月27日通过,并将于2024年5月1日施行。这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坚持党的领导:新修订的保密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领导”。这体现了党对保密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保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明确保密责任:新修订的保密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的职责,包括领导全国保密工作,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保密工作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保密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等。同时,新法还完善了定密责任人制度和定密授权机制,对密点标注作出原则规定,进一步推动定密精准化、科学化。

强化科技防护:新修订的保密法体现出对于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的重视。在总则中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法保护保密领域的知识产权。同时,新法还规定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确保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

完善保密期限:新修订的保密法对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被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这有助于确保国家秘密在适当的时机得到解密和利用。

适应新形势:新修订的保密法还补充细化了涉密人员基本条件、权益保障和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以适应当前涉密人员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

总的来说,这次修订旨在更好地保护国家秘密,确保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同时,新法也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法治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需要。

保守国家秘密法是什么意思
答案

《保守国家秘密法》是中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强对国家秘密的保护,防范和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而制定的一部法律。该法律于2023年10月27日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的领导”,明确中央保密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全国保密工作,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保密工作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保密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这一规定体现了党对保密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了保密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

此外,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还吸收了一些工作实践中定密和解密的成熟做法,包括明确保密事项范围的确定应当遵循必要、合理原则,科学论证评估,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定密责任人制度和定密授权机制,并对密点标注作出原则规定,进一步推动定密精准化、科学化;完善国家秘密审核制度,将定期审核修改为每年审核,并明确了未履行解密审核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法律责任,进一步压实定密机关、单位主体责任,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同时,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还注重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法保护保密领域的知识产权。

此外,该法律还明确了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应按规定检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

这些规定有助于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范信息泄露和非法获取。

总之,新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它体现了党对保密工作的全面领导,吸收了工作实践中的成熟做法,注重保密科技创新和科技防护,并明确了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要求。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国家秘密,防范和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