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四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伊河两岸。所谓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那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诗人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有23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多块碑刻题记。因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刻精湛,题材丰富,龙门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别等了,去龙门石窟,感受古代石刻艺术的恢弘与绚丽吧!(
龙门石窟的破坏原因有多方面的:
一是历史因素。石窟建于公元5--10世纪,有1000多年的历史,时间久远、处在室外环境,经受不住漫长岁月、天然气候变迁而逐渐损坏。
二是人为原因。其中主要有抢劫、砍伐、毁坏等手段造成的损坏,大量的当地信仰和经文被破坏和盗窃,甚至是无意间的破坏,也造成不小的损失。
三是自然原因,如极端温差、强烈酸雨、过度晒日曝晒以及有害生物的活动等,这些都会导致石窟受损和分解。
总之,龙门石窟受损的厉害主要是由于历史久远、天然因素和人为破坏等多方面因素与复杂关系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