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蚯蚓养地技术新模式
时间:2025-05-12 22:57:57
答案

蚯蚓养殖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露天堆肥养殖 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

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蚯蚓不耐高温(35℃以上),也不耐低温(0℃以下),所以,夏天养殖坑上面要搭棚遮阴;冬天养殖坑上面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老鼠、青蛙、蛇等的侵害。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2、盆养蚯蚓 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3/4,每盆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由于盆体小、盆内湿度和温度环境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饲料易于干燥,温度高低变化明显。因此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以保持盆内饲料的适宜湿度。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的位置,以调节盆内的温度。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多以30~60天为宜。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3、半地下室蚯蚓养殖法 选择背风、干燥的坡地,向地下挖1.5~1.6米深、2.5米宽、长度自定的沟。沟的一侧高出地面1米,另一侧高出地面30厘米,形成一个斜面,斜面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

蚯蚓伤害树根吗
答案

它主要吃土中的腐殖质,不会伤害植物的根系,还能起到松土作用

活体植物一般都含生物碱,蚯蚓是腐生动物,对生物碱几乎没什么抗性。曾实验过将新鲜植物根系粉碎后加入蚯蚓能快速大量取食的饵料中,观察蚯蚓的生理反应。结果是蚯蚓会病变死亡。所以自然界蚯蚓不会吃植物根系,但如果根系腐烂了,生物碱分解了,它还是能吃的。另外植物的根系也会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代谢分泌物,培养出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菌群会被蚯蚓取食。

蚯蚓养殖的基本方法
答案

1、温度

蚯蚓的生长、活动、生殖与呼吸都受温度影响,尤其温度不同对生殖影响很大。蚯蚓比较适宜的温度在15-20度左右。当气温低于15度,蚯蚓的活性会降低,生长速度、繁殖速度都会降低。而气温高于30度,蚯蚓就会出现死亡,当气温低至5度左右,蚯蚓就会进入休眠期。

2、光线

蚯蚓没有眼,只是在皮层、表皮和口前叶这些区域有类似晶体结构的感光细胞。蚯蚓接触部分光就衰弱,是夜行动物,所以不能日光直射(直射日光干晒五分钟即死亡),饲养棚需要遮光。一般蚯蚓要求在100勒克斯暗光下养殖。蚯蚓对不同波长光有不同反应,红光无反应,紫外光有害,蓝光则对它有刺激。

3、酸碱度

蚯蚓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不能生存,但对弱碱、弱酸条件都有一定的适应性。有的能在pH4的条件下生存,但多数适宜于中性土壤。嗜好腐殖环境的条纹蚯蚓生息的pH值范围为pH5~8。调节pH值的中和物质有:碳酸钙、碱性中和剂;有机酸(醋酸、柠檬酸)、酸性中和剂。

4、湿度

蚯蚓体内的水大约占体重的75%~90%,蚯蚓利用皮肤上的气孔进行呼吸,它的躯体应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但太潮湿的环境易使蚯蚓气孔堵塞而死,对其生存也不利。蚯蚓必须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是蚯蚓生存的关键。

5、食物

饲养的蚯蚓可以选择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而野外的蚯蚓食物主要是以有机物为主,饲养的蚯蚓有机肥以腐熟的牛粪最佳,然后以打成浆的瓜果为辅进行喂养。牛粪能为蚯蚓提供食物来源,粗纤维较多,还能增加蚯蚓的生活范围,而打烂的瓜果类,可以为蚯蚓的生长提供一定的糖分,促进蚯蚓的生殖繁衍。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