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急于求成,想要让禾苗快速长高。
这个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讲述的是一位宋人因为不满意自己田地里的禾苗生长速度,于是决定亲自去拔高每一棵禾苗,希望能够加速它们的成长。他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去拔苗,最终感到非常疲惫,但他认为这样做是在帮助禾苗成长。然而,他的这种行为违反了自然规律,因为植物的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通过简单的物理拔高来加速。结果,这些被拔高的禾苗很快就枯萎死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它警示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应该遵循客观规律,不能单纯依靠主观愿望和盲目的热情。
守株待兔
战国 · 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种田人因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就天天守在树桩边等着捡野兔的故事。告诉人们不依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就想轻易获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也告诫我们一定不要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