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繁华的夜景当属厦门。厦门作为一座沿海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在城市的规划建设方面也注重了夜景的打造,一系列的标志性建筑、灯光秀和海边的夜景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浪漫而别致的氛围。珙桐夜市、音乐广场、火车站商圈等地,夜晚灯红酒绿,琳琅满目,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厦门夜生活的一大特色。夜游厦门,畅享美景,仿佛置身于璀璨夜空之中。
福建最大、保存最好的宗祠,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李氏大宗祠,也叫火德公祠,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
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建造的宗祠,是福建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也是中国客家地区在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宗祠之一,被誉为“客家第一祠”。
·李氏大宗祠的始祖李火德·
客家人原是中原地区移民的后代,历史上为躲避战乱饥荒,经历了五次大迁徙。颠沛流离、艰难困苦中,客家人形成了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是这一意识的集中体现。
李火德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八代孙,但到他这一代,只是寻常百姓。时值客家先民大举南迁,李火德随父亲举家从江西石城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由于石壁人多地少,加上战乱不断,父亲李珠动员儿子们外迁,并写下“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远世泽,举祖流芳”的纸条交给儿子们。
宋末,李火德和哥哥木德沿汀江来到上杭丰朗,“目其山秀土腴,民淳俗美”,于是在丰朗定居下来。不久,哥哥木德继续外迁,李火德留在丰朗,开枝散叶。
李火德后裔第二代从丰朗村迁到了上杭稔田镇大湖村,后又迁到永定的湖坑。第八代时又迁到闽南平和小溪西山,成为闽南李氏始祖。后来又从闽南迁居到东南亚各国。李火德后裔第二代从丰朗村迁到了上杭稔田镇大湖村,后又迁到永定的湖坑。第八代时又迁到闽南平和小溪西山,成为闽南李氏始祖。后来又从闽南迁居到东南亚各国。
李火德的另一支后裔则沿着汀江到达广东、广西,或进入浙江,后因“湖广填四川”进入四川;第三支则寻找先民足迹回迁江西、湖南一带。
·李火德后裔遍布海内外·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李火德后裔分布在我国十余个省份及东南亚各国。
1、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
2、福州上下杭步行街
3、泉州晋江五店市步行街
4、漳州古城步行街
5、龙岩长汀店头街
6、南平建阳建盏步行街
7、平潭海坛古城步行街
9、鼓浪屿商业街
10、榕城古街
以上是福建省十大步行街。
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