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走的路线
时间:2025-05-12 23:42:37
答案

记金华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即:路上——洞口——外洞——外洞与内洞相连的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 双龙洞由内洞、外洞组成。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该诗的创作背景: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诽谤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论语》‘学而’篇的赏析拜托各位大神
答案

1.《学而篇》开宗明义讲学习和做人。

具体阐述孝弟为仁之本,强调修省躬行的重要性,接着讲礼用贵和、如何知人、如何处世、如何事君、如和交友,如何安贫处富等;

2.朱熹《论语集注》:“所记多务本之 意乃人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 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

3.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赏析:这是开宗明义第一章,是孔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流露和写照。

首先要吃透“学而时习之”这句话

学,就是求学,学习,接受教育。

学习的目的是各种各样的,有人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借以糊口;

4.有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层次。

孔子学习的主皆是为了做人,也为了做事,做学问。

推荐
© 2025 飘雨百科网